沈悠然轻轻抚摸着他后脑勺:“这都是小事儿,没关系的,人没事儿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带回去给大家伙儿分一分。”
他一弯腰把一直扒拉着往上窜的沈悠明抱起来,又对阿陶和郑聪嘱咐:“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如果有把握直接跑掉,一定要及时跑,千万不要顾忌这些钱财外物,记住没?”
见两人都乖乖点头,沈悠然又笑道:“好了,打起精神来,赶紧收拾收拾东西,等会儿先去粮油店把白面和油买上,再去铁匠铺里挑两口铁锅,咱就回家了。”
“成!”
沈悠然故意扯开话题,转移两人的注意力,让阿陶和郑聪紧张了半晌的神经慢慢放松了下来,不再纠结这件事,转身收拾起东西来。
等从粮油店出来,见两人神色不再紧绷,脸上已经有了笑模样,沈悠然这才稍稍舒了口气,但他自己却不敢掉以轻心,这件事处处透露着古怪,还是得想办法搞清楚怎么回事才行。
不过他不打算让两个小孩再跟着担惊受怕了,既然来闹事的人是差役认识的,那后面打探起来应该不会太难,他打算回家先跟蒋天旭商量一下。
路上沈悠然专门嘱咐,未免李金花担心,上午摆摊发生的事情先不跟她说,沈悠明配合的点头:“记住啦,我不跟奶说有坏蛋,大坏蛋被吓跑了。”
阿陶和郑聪也跟着点头。
等回到家,李金花注意力全在新买的铁锅上了,脸上的表情又是心疼又有些兴奋,摸着铁锅直啧嘴:“诶呦你说说,这一口铁锅就要快二千钱,这还一买就买俩,这得多贵呀。”
葛春生在旁边跟着感慨:“可不是,这仗也打完大半年了,这物价咋还能这么贵呢。”
沈悠然招呼蒋天旭帮忙,把车上的东西一样样往新盖的厨屋里搬,边回头笑道:“咱这锅是用来炸油条的,得耐用,特意挑的好锅。”
他又抬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除了家里用的还得备着一口出摊用,干脆一起买了,还能便宜些。”
蒋天旭看他想解扣子,从衣架上取了布巾递给他:“就擦擦汗吧,衣裳别解了,凉了汗容易生病,擦完到屋里坐着歇会儿,我去把新锅架上。”
沈悠然今天也穿了夹袄,一路拉着板车回来又搬了几趟东西,大冬天的倒是给热出一身汗,他接过布巾擦擦汗,却也没回屋歇着,亦步亦趋的又跟到厨屋里。
新盖的厨屋比之前的草棚子宽敞许多,毕竟以后是要做吃食生意的,厨屋可是重要的生产场地,沈悠然特意让人往大了盖。
一进厨屋,最显眼的就是中间一米高的长方形大台子,这是沈悠然特意模仿现代农村厨房设计的中岛台,两米多长一米多宽,能同时围几个人干活,台面和灶台一样,铺了一层青砖,虽说造价不菲,但确实方便又干净。李金花正拿了木盆和几个碗,在台子上一勺勺盛剩的豆腐脑。
西北角是有两个灶眼的灶台,烟囱沿北墙往外,墙另一边连着李金花屋里的火炕,一天光煮豆浆做饭烧的火,就够火炕热一晚上的,根本不用单独烧。
除了灶台和中岛台,沈悠然还沿东墙垒了排置物架,水缸也从院子里搬进来放到了拐角处,还专门在里边隔了一间屋子放石磨,整个厨屋虽然大,也算得上满满当当了。
蒋天旭把新铁锅沿着靠外留好的灶眼往下放,来回转动几下放稳当,回头对沈悠然笑道:“大小正好。”
“特意比着咱家锅的大小挑的,”沈悠然也凑近来回看了两遍,“毕竟灶眼是按那口锅的大小留的,要是买的大小不合适,还得重新垒,怪麻烦的。”
蒋天旭点点头:“一会儿吃完饭,和点泥,沿着锅一圈封上就成了。”
李金花接过话:“明儿个再封泥吧,正好昨天集上买回来两块带皮猪肉,明儿个趁着晌午暖和,先用猪皮把两口新锅清一清。”
蒋天旭点点头:“那也成。”
李金花又笑呵呵指挥道:“留下这小半盆豆腐脑放锅里热一热,一会儿咱自家吃,剩下几碗我和阿陶给你钱奶奶他们几家送去吧,我瞅着今儿个剩的比前几天更多了,是不是天一冷,在街上吃的人都少了?”
阿陶刚从院子里进来,听到这话下意识看了沈悠然一眼。
蒋天旭掀开锅盖,把盆子端到篦子上,见阿陶神色有些奇怪,也跟着看向沈悠然。
沈悠然面色如常,笑着解释道:“街上人倒是不少,不过吃豆腐脑的确实不如之前多了,这天一冷,人都愿意吃些热汤热水的,那汤饼羊肉汤,生意都比之前好了。”
李金花有些犯愁:“咱不是把炉子带上了吗?那热热的卤汁浇上一勺,再加上红彤彤的油辣子,吃一碗也暖和的很呐。”
“说是这么说,到底不如一碗热汤饼来得熨帖呀,再说咱这豆腐脑也卖了一阵子了,新鲜劲儿也该过去了,再加上杨家那铺子正好这几天开张。”
说着,沈悠然话头一转:“不过您也别担心了,我今儿已经在铁匠铺定好行灶了,过几天正好是初一,等咱这两天试着做出来油条,到时候就在大集上卖着试试,等油条也卖起来,豆腐脑少卖些就少卖些吧。”
李金花放下心,点点头道:“成,那阿陶,咱俩赶紧送去,回来吃完晌午饭就试着和面炸油条,我都跟秀秀说好了,她吃完晌午饭收拾收拾就过来,正好这几天雷子跟老李头轮换好了,也能在家照应着。”
她边说边端着碗往外走,又扭头嘱咐阿陶去哪家。
等两人出了门,蒋天旭问道:“刚看阿陶神色有些不对,是有什么别的情况?”
沈悠然神色一变,皱着眉头把上午的事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又懊悔道:“出事的时候我也没在,刚刚这些都是阿陶和郑聪讲的,我怕俩小孩情绪一直崩着,就没再细问,想着等他们缓两天再说。”
蒋天旭听到有人闹事,脸色就沉了下来,一直等沈悠然说完,他才沉吟道:“悠然,这事儿不能等,不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总得悬着心,这样吧,既然都知道那人名头了,我下午往县城跑一趟,看能不能打听出来什么情况。”
“这,”沈悠然有些犹豫,思索一会儿也下定决心,开口道,“那我跟你一起去。”
蒋天旭摇了摇头:“我一个人去就成,我们村柱子就在县城药铺当学徒呢,我先找他打听打听,看看那六指是个什么人物,不会冒险行事的,你放心。”
“再说了,你肯定是怕奶奶担心才瞒着她,下午本来要炸油条的,你这无缘无故非要往县城跑,不是更让她担心吗。”
他这话正是沈悠然犹豫的点,半晌他点点头:“那好,那你去了就只打听打听情况,千万不要跟人起冲突。”
饭后,蒋天旭还是和葛春生一起出门,装作还是去地里帮忙,沈悠然跟着送到门口,又叮嘱几句才转身,先在院子里洗了回手,边擦边往厨屋里走。
李金花正和高秀秀两人在厨屋准备和面,见他进来,忙摆手招呼他:“快过来看看,这么多够不够,哎,这两年没鼓捣过,都拿不准量了。”
沈悠然伸头看一眼,笑道:“够了够了,我来吧。”
说着接过李金花手里的筷子,打趣道:“虽然我这和面的水平比不上你俩,但这炸油条和面可跟做蒸饼不一样,就让我先来献献丑吧。”
李金花从身后的架子上拿了鸡蛋递给他,笑道:“你这和个面,又是加油又是加鸡蛋的,我是真没见过,不知道又从哪里学来这稀奇古怪的法子。”
高秀秀跟沈悠然不太熟,还有些放不开,闻言也点点头小声附和道:“悠然哥这法子确实没见过,是不是那些大户人家做吃食的法子呀?”
沈悠然笑着点点头:“可不,大户人家做吃食讲究得很,我看书上说,和面的时候加鸡蛋,做出来的面食更加松软,咱也试试。”
他边说边把加了盐和面碱的面粉搅拌均匀,又把鸡蛋磕到面盆里,加了几勺油,才端起旁边的温水慢慢往盆里倒,边倒边用筷子搅拌,还不时转头对李金花和高秀秀讲两句要点。
高秀秀在一旁听得认真看得仔细,把沈悠然的每一句话每一步操作都默默记在心里,毕竟能跟着沈悠然学做吃食,是她消化了一个月都还是感到震惊的事。
自从一个多月前高雷跟她说了这件事,她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些紧张,虽说她做的蒸饼大家都夸好吃,但她清楚,仅仅因为这个,这么好的机会是不会落到她头上的。
就像她家能头一个月去县城卖豆腐脑一样,不过是沈悠然和村里人特殊关照他们罢了。
这一个月豆腐脑卖下来,她家的日子已经好过很多,虽然因为给她娘买药,没能攒下多少银钱,但看着她娘已经能从床上起身活动,已经是让他们兄妹最欣慰的事了。
她来沈家之前,她娘拉着她的手直抹眼泪:“都怪娘这不争气的身子,带累了你们,多亏村里人都好心,一直关照着咱们,特别是悠然,现在还让你跟着学手艺,咱可一定要好好学,多给他们帮忙出力,只是苦了你。”说完又心疼的帮女儿缕缕头发。
高秀秀不觉得苦,学手艺哪有不苦的,更何况只是和和面炸炸东西,她只怕自己学不好,让沈悠然和李奶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