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的梆子敲响时,汴京早已被夜幕笼罩,但灯火通明的齐国公府,却依旧亮如白昼。
“明天梁晗会去趟大理寺,他要带走顾侯府的顾廷炜,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你不要再生事!”府内东侧院里,郡主正和儿子说起顾家。
齐衡淡淡地说:母亲放心,若顾三郎果真与逆王案无涉,儿子绝不为难,若他牵涉其中,儿子绝不徇私。
“你才当了几天官,就敢这么和我打官腔?”郡主不高兴地说,“什么牵不牵涉,那是你该管的吗?梁晗要把人领走,你得给他这个面子!”
齐衡不以为然,软中带硬地说:母亲,国家法度是大事,儿子不敢拿来做人情!
“混账东西!”郡主从紫檀贵妃榻上直起身子,来到齐衡跟前,“你初入官场,懂得什么?顾家浑水这么深,是你能趟得?你也不想想,凭什么你一封奏折,就能让太后青眼?凭什么你一个从六品侍御史,就能调得动大理寺的人马?”
见齐衡张目结舌,郡主步步紧逼:我再问你,顾廷烨为何不迟不早,偏偏你去抓人的时候,就带着盛小六去巡庄了,还能巧成这样?人家早设计好了,偏你跳出来做这个筏子!
“你是我生的,我还猜不出你的心思?无非是盛家那个庶女被顾廷烨抢了,你心中不忿,就想拿顾侯府报一箭之仇,可顾廷烨与顾侯府是两回事,这中间许多恩怨纠葛,你不要再胡乱出头了!”
“宫变以后,齐家难成什么样?你是知道的!当时就盛家大公子和梁家六公子来过,别说今天梁六的官场人脉你比不了,就冲当初他雪中送炭的情分,你也不能忘恩负义!”
齐衡抬起头,一脸愕然地望着母亲,满脑子都是疑问,一时间却不知从何说起。
顾廷炜第二天被放出后,梁晗并没有让他回去,倒了晚上才让他偷偷回府见了母亲和妻子。
等说明经过后,小秦氏又将儿子送到外面,叮嘱他近期不要回来,朱氏也不要对外声张。
顾家的四房、五房这些年全靠侯府维持,官面上没什么人脉,也压根不知道顾廷炜已经出狱。
明兰夫妇刚从庄子里回屋不久,太夫人的心腹陪房向妈妈就上门了。
向妈妈神情还算镇定,但带的话却一点不镇定:宁远侯府请他俩过府一叙,事关重大,十万火急,请赶紧过去。
明兰一脸不解,身旁的顾廷烨却半句没问,只稳稳道:想来是有急事,我也不问了,向妈妈请先回去,我们换过衣裳就去。
向妈妈听了忙谢过二人,行了个礼应声出门。
明兰转身进里屋换贴身衣裳时,问起一旁的婢女小秦,小秦凑到她耳边道:夫人可知,你们出门没两日,官差就去侯府抓人了!
明兰吓了一跳,心口猛地紧了起来,忍不住去朝顾廷烨望去。
隔着竹帘缝隙,只见顾廷烨坐在床沿上,正神情自若地让婢女替他脱换靴子。
明兰直直的看着他,似乎想问:侯府那边的事,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不然哪那么巧,偏就这个时候,带着她去巡视庄子,而且一去就大半个月?
顾廷烨发现明兰询问的目光,只是笑了笑,待换好靴子屏退众人,才对明兰道:有人给我递过话,不过我们前脚走,后脚就动手也是赶巧了,所以我索性带你出去避一避。
两人换完衣服后,一前一后乘软轿往宁远侯府而去。
刚到侯府门口,明兰就发现侯府冷清了许多,往日的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已荡然无存。
顾廷烨先下了轿,隔着轿门对明兰低声道:待会儿你什么也别说,只管应和我就好。
明兰正惴惴不安,听了这话正中下怀,连忙答应了。
一直到了内仪门,也没瞧见什么人,唯有向妈妈站在那里等着,见顾廷烨夫妻俩来了,赶紧把人往里迎。
“烨哥儿,二夫人,大家伙都在萱宁堂等着呢,请随我来吧。”
顾廷烨听到“烨哥儿”三字,顿时脸色一沉,但也没说什么,明兰则紧跟着“烨哥儿”继续往里走。
明兰一路走下来,发现沿途人丁冷落,小径上残叶枯枝落了好些,池塘上浮着许多青黄的萍藻,到处透着一股萧索之气。
才半个月时间,怎么原先还算气派的侯府,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显然顾家发生了极大的变故,无论主子还是下人都人心惶惶,压根没心思打理宅院。
来到萱宁堂,却见里头已坐了不少人,除了宁远侯顾廷煜没来,满府廷字辈的几乎都在了。
最上首坐的是太夫人,次座上是四老太爷和五老太爷两对夫妇,以下的各房男丁依齿序而坐,他们后头还坐着几个女眷。
众人一见顾廷烨来了,纷纷起身寒暄。
“二哥来了!这下可好了。”
“烨哥儿总算来了,这下总算平安无事了!”
“二兄弟,这回你可一定要帮忙,全靠你了!”
……
顾廷烨看着这群从小就“欺压陷害自己”的顾家人,脸上居然没有半分不耐烦,反而态度温和的和诸兄弟们挨个回礼。
明兰则往里侧走去,却见那里已坐了五个妯娌,加上自己统共六妯娌,每房两个。
她们脸色都很沮丧,见了明兰纷纷起身招呼,唯独朱氏神色淡定,见了明兰只微微点头,并没有起身欢迎。
四房的煊大太太最是殷勤,她笑着拉过明兰坐在身边:二弟妹,听说你这阵子去京郊整理庄子去了,如今一切可好?
“是呀,都说烨兄弟的那几座庄子大的吓人,理起来怕是不容易吧?弟妹若有个支使不过来的,我这儿倒有些得力的,都是多年知根知底的了。”五房的狄二太太也笑道。
“谢两位嫂子惦记了,二嫂子这话我可记下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要人呢。”明兰微笑着欠了欠身。
顾老太爷分家后,五房几个当家人都不擅长庶务,因此不论是田庄还是铺子,都不如长房和四房经营的好。
时间久了以后,难免僧多粥少,油水稀薄,府里的那些管事渐渐有了外心,想找个新靠山。
明兰如今正缺人用,早就留心顾家下人的情况,平日也常着人打听一二,若真有可用的,倒不介意招几个过来。
天下没有不变的忠心,找几个底细干净,肯干能干的,却比外面再去买的好,怎么说也是知道人家三代祖宗的。
但明兰这时也不能一口答应,只是东拉西扯,说些无关紧要之事。
四房的炳二太太见明兰始终不入正题,终于插嘴道:弟妹可真是个大忙人,咱们使了多少人去寻你,见不着人也就算了,你到底跟烨二兄弟说了没?咱们这儿都火烧眉毛了,你还跟不知道似的,敢情不干你的事!
明兰很想说“我的确什么都不知道”,但煊大太太立刻做了嘴替:弟妹也是个妇道人家,外头的事儿怎么晓得?还是听听爷们怎么说吧?
女眷们想想也是,赶紧竖起耳朵去听。
“烨哥儿,事情你都知道了,你说这事该怎么办?”太夫人的声音依旧斯斯文文,波澜不惊。
顾廷烨侧身,轻描淡写道:只要顾家没有牵扯逆王,无非只是问两句话,等把话说清楚了,便也无事了。
四老太爷两个儿子都被抓了,因此最是焦灼,听了顾廷烨这不冷不热的话,顿时怫然道:二郎,你这说的什么话!
“那天小公爷齐衡带着一队官差,不分青红皂白闯进了侯府,先搜了大哥的书房,又拘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在小院子里审问,最后还把廷炜、廷煊、廷炳、廷炀几个后生都抓走了,一点情面也不给,当我们顾家是土窝瓦肆了么?!
明兰这才知道,居然是齐衡抓的人,想到向来温润如玉的元若,竟也有这么雷厉风行的一面,不禁暗暗诧异。
“正是!”五老太爷一拍案几,“不过仗着官家宠信,便这般目中无人,那小公爷祖上还与我们带着亲,如今一朝升天,就翻脸不认人,把我们功勋承爵之家当成饭堂,要来便来,要走就走,这是踩着顾家的脸!
然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纷纷开了话匣子,无非是咒骂大理寺昏聩无能,乱审乱判,以及来拘人下狱的小公爷等人嚣张跋扈,不顾权爵世家的体面。
最后纷纷哀叹两声顾门不幸,希望激起顾廷烨的同仇敌忾之心。
为 @周沸雪大佬的精彩长评加更,因为没有签约,写文章没有任何收益,纯粹是图个交流,有精彩长评必定加更,谢谢大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