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新朝的第三代国师,一个是国寺第三代住持,看似风光的背后,倒也有为人所不知的辛酸。
孝庾帝曾即衣白襕,乘轿子出居天清寺,天清,世宗节名,乃观瞻寺之前身,有二小八丱角者,宫人抱之亦拜,后留于天清寺,寺长老真心呵护。
宝元二十年,浔阳长老西去,临终前所诉真相。
庾太祖是前朝周恭帝之臣属,当周恭帝预感到自己王朝的命运时,将萧威叫至身前:“朕愿以礼用禅,则事当朕之后代如子,慎勿负朕对汝的知遇之恩。”
萧威出身低贱,入军后屡立战功,跟随周世宗纵马天下,周世宗去后,周恭帝继位,非旦没有猜忌反而屡次提拔予以重位,可在日子滋润下,萧威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在年幼无知的周恭帝眼皮底下蚕食王朝。
显宗二十年,周朝只剩个虚壳,只要萧威愿意,即刻就可以登基为帝。
周恭帝的嘱托引起了萧威的愧疚,唤起他的一丝良心,答应待周皇室永远宽厚,这也是为什么庾太祖会保护郑王的另一个原因。
孝庾帝萧荣与大郑王妃有点渊源,其时洛阳苏氏有二女,皆美貌无双,闻名于天下,郑王在庄移居的介绍下与苏赐一见钟情,很快成了婚。
婚后两年两人琴瑟和鸣,但郑王时常对故国怀有思念,为人常郁郁,在这种影响下,大郑王妃急于为他诞下子嗣以哄郑王再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可是郑王妃年少溺水受寒,极不易有孕,后来听说独孤氏有生子千金方,匆匆入京求见独孤氏,遗憾的是,独孤氏去往周帝陵服孝,没能得见。
郑王妃惊人的美貌却深深地震撼了孝庾帝,强行地与她发生了关系,事后,郑王妃匆匆逃回洛阳,几月后发现自己有孕,当即羞愧难当,预要落胎,但凭她的身体条件,错过这个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孕。
郑王得知此事后狠心地将她赶出了洛阳,走投无路的郑王妃只能寻求孝庾帝的庇护,孝庾帝将她安置于清天寺,交托浔阳长老代为照顾。
宝元八年,郑王妃诞下双生子,皆为男胎,仿若上天给她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浔阳长老连夜将孩子送入皇宫,因为得见不到孩子,又过度思念郑王,没几年病逝。
因为疏忽,独孤氏在皇家别院发现了两个孩子的存在。
为了保护孩子,孝庾帝只能答应立她的孩子为皇储,他则匆匆将孩子送回清天寺,决意让这两个孩子隐姓埋名地生活,浔阳长老将两个孩子带入洞溪湖附近躲藏将近五年,才敢携他们归寺,并经孝庾帝所允,清天寺改名为观瞻寺。
独孤氏违诺,派人到处刺杀耳后有红痣的孩子。
至今留存着一句歌谣:
“耳后痣,小命难保,鬼太太,火眼金睛…”
他们的红痣被浔阳长老用香烛所点灼,所以,他们的身份并没有被太后发现。
浔阳长老去后他们成了观瞻寺的新任寺长,然而上天似乎不允他们过平静的生活,宝元二十年,孝庾帝下令各地毁佛弃寺用铜铸钱。
宝元二十三年春,天教派抓捕了魏泰安的亲妹以作挟,魏氏意外流落太郢山,忠心的小厮拼死赶到观瞻寺求助,玄真受命入京报信,还未归京就听说了观瞻寺被烧,死伤者过千,玄藏靠埋在死人堆下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