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假千金养家日常 > 第47章 第 47 章

第47章 第 4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城沈府。

香炉里有一缕白烟袅袅升起,那白烟转着圈一路飘出了佛堂。

佛堂外正站着位嬷嬷,那嬷嬷年过半百,虽一身素净的衣裙,但腰背挺直,通身的仪态气度丝毫不输那些官家的太太。这嬷嬷跟了沈老太太大半辈子,正是她最信任的心腹冯嬷嬷。

冯嬷嬷人虽沉静的候在门口,但她眉头微微拢在一起,时不时的就朝一旁看一眼,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佛堂所处的位置僻静,整个沈府除了沈老太太,鲜有人来。

从日头刚出一直到日上中天,迟迟未见有人来。冯嬷嬷眉宇间的焦躁愈发的明显,不单眉头紧紧皱在一起,整个人还不住的来回踱步。

就在冯嬷嬷耐不住性子,预备亲自走一趟,去前面打听消息的时候,不远处有个身穿绿衣的小丫鬟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见了那小丫鬟,冯嬷嬷皱着的眉头一下就展开了。那小丫鬟走近后,凑在冯嬷嬷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冯嬷嬷听罢,嘴角带上了笑意,整个人都笑吟吟的。

她动作轻快的从袖中掏出几块碎银打发了那丫鬟,而后乐呵呵的朝佛堂里走去,忙不迭的开口道: “老太太,那几个侍卫回来了!”

人还未进佛堂,声音已先一步到了沈老太太耳边。

佛堂内,鹤发童颜的老太太跪坐在佛像前,手里拨弄着佛珠,口中不住的诵念着经文。

听到冯嬷嬷的话,沈老太太面上神情不变,嘴里依旧念着经文,只有拨弄佛珠的手时快时慢,泄露了她心中的不平静。

冯嬷嬷跟在老太太身边几十年了,都快成了她肚里的蛔虫,最清楚老太太的心思不过。

自从几个侍卫离开沈府去接沈棠小姐后,老太太虽仍是每日诵经念佛,瞧着同往日里没什么区别。但冯嬷嬷知道,老太太打从心底里一直盼着沈棠小姐回来。

若非打心底里疼惜沈棠小姐,老太太也不会为此同老爷吵闹,险些同老爷生出嫌隙来。

现下可好,盼了许久,终于把人盼回来了。

冯嬷嬷想到这,由衷的替老太太感到高兴。

说话的功夫,外出的那几个侍卫已到了佛堂。冯嬷嬷打眼看去,只看到了四个形容狼狈的侍卫,并未在其中看到沈棠。她刚抚平的眉毛又缓缓皱在一起,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冯嬷嬷发现了的事,老太太当然也注意到了。她停下手里的动作不再转动佛珠,而是将佛珠攥在掌心,目光一遍又一遍的扫过面前几人。再三确认没看到沈棠的身影,才缓缓开口问道:“人呢?怎么不见棠棠?”

沈老太太面容是一贯的慈祥,语气也十分的平和,但那几个侍卫却从其中听出了几分质问和不悦。

几个侍卫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人开口,佛堂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单看这几个侍卫如今的狼狈模样,就知他们这一路走的艰辛。但老太太此时心中念着的全是沈棠,对此之外的任何事物全都视而不见。

那四个侍卫面上都是恭恭敬敬的,心底里却远没有面上表现出来的这般平静。

这原就是趟苦差事,路程远又讨不到什么好处。当初他们几个都是迫于无奈才接的这差事。谁成想辛辛苦苦赶了一个多月的路,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结果要接的人连个影子都没看到,反而遇到那伙不讲理的黑衣人,一下折了一半的人进去不说,连他们几个都险些没命回来。

好不容易回了沈府,他们连口水都还没来得及喝,就被催着赶来佛堂见老太太。

佛堂内燃着的香本该是静心凝神的,但这几个侍卫身上未好的伤口正隐隐作痛,面对老太太的诘问,他们心中难免生出几丝怨怼。

“沈姑娘她……她没了……”

在老太太耐心被消磨光之前,有侍卫磕磕巴巴的回道。

回话的侍卫正是当初一路护送沈棠回杏花村的那个侍卫。当初他前脚刚送完人回到沈府,后脚就被老太太叫去要他再去将人接回来。杏花村路途遥远,他来回两趟奔波,辛苦不说还半点好处都没落着。如今面对老太太的责问,他心中的怨恨恰是最深的。

原本他还在犹豫要不要照实说,但现下他心中被愤恨填满,哪里还愿意说出实情?他垂着头,一字一句道出路上想好的说辞。

“那个村子遇到山匪,整个村都被洗劫了。我们去的太晚,等我们找到那户人家的时候,沈姑娘已经……已经没了……”

“什么!”

老太太只觉眼前一黑,手中捏着的佛珠也在此刻应声断开,珠子哒哒地掉在地上,滚落一地。

“怎么会这样?”

沈老太太双目无神,嘴里喃喃得念叨着,面上再不复先前的从容。一旁的冯嬷嬷亦是心神大乱。

满心欢喜的盼着人来,盼了这么久结果等来的是一场噩耗。主仆二人皆是心乱如麻,一时无暇顾及其他。待她们回过神后天已完全黑透,香炉里的香也已早早燃尽。

那几个侍卫不知是何时离去的,有冷风灌进佛堂,直吹进心底。佛堂的位置本就偏,如今更显的孤寂。

冯嬷嬷点亮了蜡烛,昏黄的烛火下,一向硬挺的沈老太太弯了腰,尽显疲态。

“怎么会这样呢?”沈老太太不止一次的问道。

没人能回答她这个问题。

佛龛里的佛像慈眉善目,祂平等的注视着每一个信徒,从不会予谁特殊。

往常沈老太太只要一遇上烦心的事,在佛像前念念经总能将心静下来。如今佛像还是那尊佛像,她的心底却如巨浪滔天,再难平息。

“老太太,您节哀。”冯嬷嬷担心沈老太太一时伤心熬坏了自己的身子,苦口婆心的劝道,“老奴知道您一贯疼爱沈棠小姐,今日突闻噩耗,心中一时悲戚难忍。但您心痛之余也得顾好自个的身体。沈棠小姐若是在天有灵,也不希望看到您因她而坏了身子。”

冯嬷嬷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是全心全意的在为老太太考虑。

沈老太太此刻心中的确苦闷,但其中内情却全然不是冯嬷嬷所想的那样。

若非沈棠是特殊的,死就死了,天灾人祸她这些年不知看过多少,早就习惯了。

偏偏是沈棠,偏偏那个孩子极特殊。

沈老太太忍不住再三的叹气。

过去沈府的气运皆系于她身,如今她人没了,以沈家日渐衰落的气运……

沈老太太扶额,不敢再想。

如今已是被逼入穷巷,日后沈府会如何,就全看命了。

——

三年后,西北营地。

“曾参军……”

曾青一路带笑,一边同路过的小兵打招呼一边朝穆校尉的营帐走去。

想到三年前带回来的那小子,他就止不住的摇头。一时不知是该说他倒霉还是夸他命好。

三年前,他们前脚刚到营地门口,迎面就遇上突厥那边派来偷袭的人。那小子也是生猛,就那样直直莽上去,靠着一双拳头硬是干翻了对面好几个人。

虽说是倒霉了些,可也因祸得福在将军那留下了印象。

那小子进了营帐第二天,两边就打起来了。战事吃紧,缺人缺的厉害,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拉去打仗。那小子也算勇猛,三年间屡立战功,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步成了穆校尉。

最近好不容易消停了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京里就有人坐不住了,巴巴的派了人来。

想到这曾青忍不住轻叹口气,待气息平缓后才伸手掀开面前营帐的门帘,对里面的人说道:“京里来人了,将军叫你过去。”

“哦!”营帐内的青年闷闷的应了一声。

这青年身长八尺,虎背熊腰,一身的腱子肉,正是当日执意离家去参军的穆岁。他原就长的凶,如今在军中待了三年,成日在死人堆里厮杀,通身的煞气愈发的叫人避之不及。

“真是参军的好苗子!”

这三年里,曾青每每看到他,都要这样感叹一句。庆幸自己慧眼识人,及时将这个好苗子拐带了回来。

见穆岁穿戴好了,曾青脚步一转,颇为急切的朝着主营帐那边走去。

就将军那个臭脾气,他是真怕去的晚了会闹出什么事来。

穆岁默默地跟在后面,二人一前一后刚走到主营帐附近,就有一道趾高气扬的声音传入耳中。

“我可是圣上亲派的监军,你们竟敢不听我的!”

“什么狗屁监军,跑到老子的地盘来撒野!”

主帐周围围了一圈士兵,个个神情愤懑的盯着那监军,似有一言不合就冲上去动手的架势。

曾青心下暗暗叫糟,忙拨开围观的士兵,加快步伐冲到了人前。

那监军此刻脸涨的通红,被唬的下意识后退两步。待他反应过来后,立时将头抬的高高的,像是披着虎皮的伥狗,高举手中的监军令牌,色厉内荏的回讥道:“你再横也不过是个杂号将军,今日你在我这里耍威风,明日我就一封奏折递到圣上面前,保管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