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建二年二月,长广王高湛骑马走在队伍前面,后面两顶轿子摇摇晃晃的跟着进了宫在大殿前停下,灼华刚掀开帘子一双大手便出现在轿子前,抬眼看去正是长广王。
嘉敏没想到长广王会来扶她,但如今所有人都看着她也不可能给长广王没脸,微笑着将手伸了出去虚扶一下,出了轿子便放开了。
嘉敏出了轿子便径直走向长公主,长公主笑着看向二人,在长公主看来沈嘉敏出身高贵又知书达礼,是一个完美的储妃。
嘉敏随长公主与长广王进了大殿后盈盈一拜:“臣女沈嘉敏参见皇上。”
皇上抬手道:“起来吧。”
嘉敏闻言起身谢恩:“谢皇上。”
皇上从高位走下来,行至长公主面前问道:“皇姐,这位是?”
长公主笑着看了一眼嘉敏与皇上道:“皇上,她就是沈国公家的大小姐父皇册封的昌平郡主沈嘉敏,沈国公的封府平州离豫州不远,我在的时候经常到沈国公家做客。”
皇上也夸赞道:“早就听闻沈国公的女儿貌若天仙又知书达礼,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嘉敏福身:“谢皇上夸奖。”
皇上笑着与高湛说道:“这沈国公是皇姐驸马的表亲,沈小姐又是父皇册封的郡主,那我们也应该称沈小姐一声表妹了。”
长公主闻言感叹:“可不是吗,可怜嘉敏自打十岁离开就再也没有回过京城,我也不忍心看她这样花样年华的姑娘荒废在边州,所以才把她们带回京城,想替她找个好夫婿。”
话落长公主的目光看向高湛,高湛的内心十分纠结,他喜欢陆贞但陆贞的出身无法成为储君妃,历来王妃都是重臣之女、世家大族之女亦或者他国公主。
纠结片刻后转身对皇上说道:“皇上,臣弟请皇上为臣弟与嘉敏赐婚。”
皇上闻言一愣问道:“阿湛,你,想好了吗?”
高湛似下定决心般:“臣弟想好了。”
皇上点点头:“好,那朕就下旨为你们二人赐婚,婚期就定在……”
高湛立马接话:“臣弟想尽早完婚,下个月十五就不错。”
皇上很是疑惑,这个弟弟前段时间还对陆贞情根深种,如今……,罢了,陆贞毕竟只是个防御使的女儿,沈嘉敏看着也是个好相处的:“好,那朕这就让元福颁旨,为你们二人赐婚,三月十五大婚。”
高湛立即谢恩:“臣弟谢皇上。”
嘉敏也福身:“臣女谢皇上。”
对着皇上疑惑的目光高湛道:“对了,新罗军那边的情况臣弟拟了封密折,这两天有空您看看。”
长公主闻言嗔怪道:“阿湛,嘉敏还在这儿呢,怎么谈起公事了。”
嘉敏在皇上准备给高湛解围之前开口:“表嫂,长广王殿下定与皇上有要事相商,咱们这些女眷还是回避一下吧,表嫂不是大半年没有回京城了吗,咱们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吧。”
皇上和长公主闻言愣住了,高湛面上也闪过一丝异样,不知是为刚才的行为感到愧疚,还是为嘉慧的识趣感到高兴,长公主虽有些不高兴但自家弟弟已经请旨赐婚,回过神后笑道:“好,我带你去见母后。”
如今的太后是先帝的结发妻子,先帝登基后为娶柔然公主自请降为妾室。
二人到了太后的宫殿后,太后正在院中的亭子里等着长公主,嘉敏站在二人旁边候着,太后则与长公主热络道:“湘儿,你看看你都瘦了,咱们两呀有大半年没见了吧?今天可得好好乐一乐。”
长公主也笑着应道:“是”
太后转头看向嘉敏打量一番道:“这就是沈国公府的千金了。”
嘉敏甜甜一笑:“太后娘娘,皇上今儿个还说了按辈份你也算是我的表姑妈了,可认真一看您比我那几位亲姑妈还年轻。”
太后夸赞道:“瞧瞧这小嘴儿多会说话,人长的也像牡丹花似的,咱们宫里的姑娘没有一个比得上她的。”
嘉敏笑着回道:“瞧你说的,我也就是长得比别人稍微好看了一些,其它的无论是仪态还是学识都根本没法子和公主表姐比。”
太后听着这话笑道:“快快快,人家小姑娘都变着法的夸你,还不大方一点赶紧送人点东西。”
长公主一笑:“母后,送再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阿湛刚才已经请旨赐婚,用不了多久嘉敏就是你的儿媳妇了。”
太后惊讶道:“是吗?那可太好了。来,坐吧。”
嘉敏坐下后太后问:“这次进京打算住哪儿呀?”
嘉敏答道:“家兄沈嘉彦是三品近卫将军,那也是我们沈家的老宅,我准备住到那里去。”
太后道:“那可不行,你哥哥还没有成亲,一个大姑娘住在他那儿多不方便,哀家是想将你留在宫里,没事多陪我这个老太婆聊聊,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嘉敏一笑:“臣女自是愿意的。”
长公主与太后说道:“母后,打算叫嘉敏住哪儿啊。”
太后笑道:“你原来的嘉福殿不是空着吗?让她住到嘉福殿的偏殿。”
嘉敏起身:“谢太后娘娘。”而后故作为难:“太后娘娘,嘉敏身边的灼华、舜华、芳华和月华都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这次回京城我们也只带了她们,按着宫里的规矩,她们只是低等宫女,这……”
太后一笑:“这有何难,内庭六司只有司正司与司仪司有六品女官,你是未来的储妃,萧贵妃身边的王璇如今是五品女官,你身边挑两个丫头出来封个六品女官到六司任职,剩下的两个封一等宫女在你身边伺候不就行了。”
嘉敏笑着福身:“臣女替她们四个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问嘉敏:“你那两个丫头灼华与舜华?”
嘉敏笑道:“回太后娘娘,芳华、月华、灼华、舜华与母亲身边的清华等人都是同一批入府的丫头,名字也定了华字辈。芳华取自《楚辞·九章·思美人》中的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月华只记得自己叫明月,便取月自叫了月华。灼华取自《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舜华的名字取自《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的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灼华与舜华从前也是官家小姐,后来没落了才做了奴婢。”
太后点点头:“这几个名字很好,可见你对她们几个丫头用心。”
嘉敏一笑:“她们几个与我一起长大,以心换心,我待她们好她们自然忠心。”
太后又留了长公主与嘉敏二人吃过午饭才放两人离开,嘉敏问太后借了个宫女在宫里走走认认路,美其名曰初进宫还不熟悉,怕日后冲撞了哪位贵人或者误入了哪位王爷的院子,这一路走的也当做消食了。
内庭六司为司正司、司仪司、司宝司、司衣司、司膳司、司计司,司正司是负责处理皇宫中大小案件,司仪司掌管宫中礼仪的地方,司宝司负责收纳皇宫中宝物,司衣司负责缝制皇宫众人衣物的,司膳司负责皇宫众人食物,司计司管理皇宫中各种收入开支。
六司之中前两司已经有六品女官了,后两司之前又出过事,司宝司在陆掌珍的管理下没有一点差错,司衣司又有两个七品女官管着,这么一看灼华与舜华大概会在司宝,司膳,司计这三司选择了。
下午太后的旨意便传了出来,太后将灼华分到了司宝司,舜华分到了司衣司,灼华本姓玉便称为玉司珍,舜华本姓徐便称为徐司衣,芳华和月华封为一等宫女。
因着二人第一天上任嘉敏便带着几人亲自去司里走了一趟,先去的是舜华所在的司衣司。
几人到司衣司时陈典饰已经带着司衣司的女官和宫女等着了,陈典饰带着众人行礼:“微臣参见昌平郡主。”
嘉敏抬手:“都起来吧。”
“谢郡主。”
嘉敏笑着对陈典饰道:“陈典饰,舜华与我自小一起长大,日后还要麻烦陈典饰多教导她。”
陈典饰笑道:“郡主哪里的话,舜华姑娘聪慧,又是亲封的八品女官,日后定是前途无量。”而后与嘉敏等人介绍道:“郡主,这是司衣司的两个大宫女,这个是管针线的阿江,这个是管库房的阿雪。”
两个少女上前一步:“奴婢见过郡主,见过徐掌裳。”
嘉敏叫起后与舜华道:“舜华,你留在这里跟着陈典饰学习,我带灼华去司宝司看看。”
舜华应声后嘉敏便带着几人离开了。
嘉慧带着嘉敏一行人进了司宝司,司宝司的掌珍陆贞带着司宝司的宫女出来见礼。
嘉敏看了眼乌泱泱一群人道:“陆掌珍与我们介绍一下司宝司吧。”
陆贞上前道:“是,司宝司共有宫女六十八人,下官陆贞是八品掌珍,司宝司共有五部,分别是营造部,收藏部,修饰部,宝库部,杂物部,宝库部的掌事宫女是玲珑,杂物部的掌事宫女是琳琅。”
嘉敏点点头:“这是灼华,日后与你同在司宝司做事,她来的晚,有许多事情还不熟悉,就麻烦你多教教她。”
陆贞福身:“是。”
将二人安顿好后嘉敏便回去休息了。
次日舜华带着司衣司的一个宫女回来了,与嘉敏道:“郡主,她是司衣司的一个二等宫女,名叫沈碧。”
嘉敏念着这个名字:“沈碧。”
舜华解释道:“她说她是郡主的堂姐,她的父亲沈悟觉是刑部五品官员。”
嘉敏想起来了,说白了沈碧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便道:“让她进来吧。”
舜华得令后带着沈碧进来了,沈碧上前行礼:“奴婢是司衣司的二等宫女沈碧,参见昌平郡主。”
嘉敏起身扶起沈碧:“阿碧,你我是堂姐妹,无人的时候不必如此。”
沈碧起身:“多谢郡主,只是阿碧只是一个二等宫女,与郡主身份悬殊。”
嘉敏哪里不知这句话的意思:“月华,你去和王尚仪说司衣司的二等宫女沈碧是我的堂姐,让王尚仪晋她为一等宫女。”
月华听后领命而去,沈碧感激的看向嘉敏。
待月华走后嘉敏对沈碧道:“你如今没有任何功绩我还不能给你请封女官,不过你放心,等日后你立了功或者等我成婚的时候皇上会荫封家族,到时候皇上也会封你做女官的。”
沈碧泫然欲泣:“奴婢多谢郡主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