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赵臻大婚之后,付千千便去了十方城,在那开馆授徒,为期三年,这是他与秦恒之的约定。
八月三日,赵臻涉嫌杀害朝廷命官,被打入大狱。
八月六日,贤王突发旧疾,宫中御医群聚贤王府,束手无策,付千千到来亦无力回天,八月十四,贤王逝世,享年五十三岁。皇帝特例批准赵臻出狱为贤王送行。
夜晚,贤王府,贤王奠前,赵臻默默烧着纸钱。
“赵臻——”秦恒之握住赵臻的手。
赵臻抬头,苦涩一笑,道:“我没事,不用担心。”
秦恒宇的死因,他俩一直不曾停止调查。历时四个月,他们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就是户部侍郎郭若。那日,他们将郭若热情友好地请到一处小院中,期间无论秦恒之与赵臻如何劝说,郭若依旧决口称不知道。赵臻一气之下碎了茶杯,哪知郭若趁他们不注意偷偷拿起桌上的碎杯片吞下,一命呜乎了。
事后,赵臻坚称此事乃他一人所为。因他身份尊贵,可死的又是朝廷命官,皇帝纵有心包庇,也得考虑悠悠众口,便将他打入大狱,后面再处治。
只是俩人都没有想到,贤王因此旧疾复发,驾鹤西去——
“恒之,我们都被算计了。”赵臻将一沓纸放入火盆中,起身,望着中秋圆月。“父王他,也许也是被算计的一环——”
“杀我父王,我绝对不会让他逍遥!”
贤王出殡后,赵臻被罚去太安戍边三年。
赵臻离京时,贤王府家眷,秦家,贤王麾下部将皆来送行。
好一阵离别伤怀之后,赵臻将贤王府托付给了秦恒之。
在赵臻上马起程时,秦恒之随后亦策马相去,再送百里。
赵臻走后,秦恒之没有停止秦恒宇的调查。他找到李进,问李进要什么,只要他有,他就一定给。
李进这时的态度与上次不一样,他没有再否认秦恒之非意外死这事。只说:“贤王的下场,赵臻的下场,你已经看到了。为什么还要固执的查下去?你不怕秦家也遭难?不怕贤王府一根不留?”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要继续查下去。只有将幕后之人揪出来,才能真正保护他们!”
李进被秦恒之的气魄震撼到,“你果真与秦恒宇不一样!”
随后李进便讲起他所知之事。
二十二年前,年方十岁的李进进了东宫陪小皇孙读书。期间,他几次看见秦恒宇从东宫出来,每次都是扶墙而出,步履艰难。几天之后秦恒宇便坠楼了。小时他不懂,长大之后才明白,秦恒宇在东宫遭遇了非人凌虐,他不堪忍受,便选择了跳楼解脱。只是东宫中谁指使的,谁参与了其中,他不得而知。
秦恒之只觉脑中晕眩一片。
李进又道,太子在储君之位近三十年,朝中势力,手段谋略非一般人能及。而且,无论太子犯多大错,皇帝都不会废太子。因为太子是已故惠文皇后的唯一亲子,而惠文皇后是皇帝一生挚爱。你查秦恒宇一事已经触了太子的逆鳞。想再查下去,你就得做好亲人死去的准备。下一个会是谁,你可得想清楚了。
秦恒之一声多谢,转身离开了国公府。
贤王也并非一开始就这么风光无限。
世人只知贤王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手掌天下兵马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尊贵至极。但极少人知道贤王的生母只是外族进献的一件物品。只因先皇的一夜宠幸,便让她怀上了龙子。她本以为她从此飞上树枝做凤凰,没想到先皇只叫人给她安排了一间屋子,一个老麽。生产的那天,她难产死了。就在太监们抛尸时,啼哭声响彻夜空。
太监们抱着婴儿去找先皇。先皇瞧也不瞧便将他随意扔给一个妃嫔照养。自此皇帝再没去过她那,以致贤王的童年吃尽苦头。直到有一天太子经过,将他解救了出来。这之后贤王便在东宫住下来。
太子与太子妃对他如亲子,呵护备至。这让只比贤王小三岁的赵弘甚为不满,时常刁难。但贤王感激太子恩德,事事忍让,且年仅十岁便主动请求去军中历练,随军出战,保江山,卫太平。
太子妃怕他在军中生活太艰苦,便时常去前线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然而在一次行军中,遭遇敌军的暗算。太子妃舍身将贤王护在身下,被活活砸死。
贤王也因太子妃的死,对皇帝,对赵弘无比愧疚。
十年之后,太子登基,贤王被封为贤王,总领军政,掌天下兵马。
赵弘虽然对贤王恨之入骨,但从未真正加害过他。这次贤王的死,让赵弘也始料未及。
东宫,赵弘成日醉熏熏的,已经五天不上朝了。贤王的死对他冲击很大。在他得知贤王去逝的消息时,他竟像被抽了魂一样,仿佛所有的信念都消失了一般。他是恨他的,他巴不得他死,可为什么他死了,他会这么难过,难过得就像心脏被捏碎了一般,痛不欲生。
此时,宫人来报,秦恒之求见。
“秦恒之!”酒坛子一扔,赵弘抽打着长鞭,愤吼道:“将他押进来!”
若非他要查什么秦恒宇,贤王怎么会死!都是他!都是他!
秦恒之进殿,满殿破碎狼藉。还未看着殿内情况,一条长鞭破风而来,秦恒之躲过。几经闪躲之间,秦恒之握住了长鞭,一个巧劲,就使赵弘脱了手。
“太子殿下这般,可是对贤王之死心存愧疚!”秦恒之冷颜道。
“就是你这货,害死了贤王!还要推卸给本宫,来人!给我把拿下,我要剁了——”
秦恒之岂会束手就擒,他一掌劈晕了赵弘。
八月十三日晚,贤王将秦恒之叫到跟前,跟他讲了他与赵弘之间的恩怨。他对赵弘有愧,抢了独属他的母爱,又害他失去了母亲。赵弘恨他是应当的。而郭若的死,不能表明赵弘与秦恒宇的死有关,但很明显,赵弘要杀赵臻。事到如此,他只有以命相抵,消除两人之间的恩怨,不再徒增无辜人命。
知道了秦恒宇的死因,秦恒之想一刀杀了赵弘,但他不能。
离开东宫,秦恒之便去了贤王府。赵臻离京之后,张宝黛娘家人经常上门与她聊天,尤其是张宝玉,非常疼他这妹妹。失去丈夫,儿子远走的贤王妃则憔悴了许多,她见秦恒之非常开心,拉着秦恒之讲了许多许多他与赵臻小时候的趣事。
一个月后,数名官员联名上书,太子这些年来所犯罪行一一曝光,包括郭若自杀陷害赵臻,秦恒宇之死,还有数桩因东宫而起的惨案。桩桩证据确凿,老皇帝忍痛废太子流放,然而在流发途中,赵弘不幸染病去逝。
太子之位的空缺,让皇储之争风云涌动,朝堂之上,党争不断。秦恒之是众皇子争相拉拢的对象,每日门前车马不断,门槛都被踏平了一阶。在他们争得头破血流之时,一个传言在平京悄然漫延。皇帝欲召赵臻回京,传位于他。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赵臻归途时,遭遇暗杀,幸而秦恒之带人前来迎接,让他们未能得逞。
赵臻重伤回到平京,老皇帝下令严查。
而对太子人选,老皇帝在赵弘之前并未想过有第二位太子人选,所以对其他儿子也不多关注,挑来挑去,迟迟未做出决定,因此才会有那样的流言传出。但凡懂得都懂,皇帝有子嗣的情况下,不可能会传给兄弟,何况是兄弟的儿子。有皇子不懂,但并非所有皇子都不懂。这丛中有人作梗。
自进了秦府,那燕被极其优渥地养着。无论她想去哪里,秦恒之都亲自陪她去。晚上也时常留宿在这里。只是战场那一箭,让那燕不能再有身孕。纵与秦恒之日夜温存,她亦做不了母亲。每每想到,她总是哭泣不止。秦恒之只能紧紧抱着她,一遍一遍告诉她,他爱她。
那燕在府中活动范围有限,很多地方不能去。秦恒之知道这会伤害那燕,但秦恒之也不得不这做,他可以被那燕一剑刺死,但其他人不行。
每每那燕发疯似地吼叫时,秦恒之都会将匕首递到那燕手里。有一次那燕刺中了秦恒之,看着胸口涌出的鲜血,那燕崩溃地抱头痛哭。秦恒之不顾伤势抱着她,无比心疼。
这样过了半年时间,那燕在自我反复折磨中,香消玉殒。临死前,那燕说她想恨他,可却恨不起来。她想复仇,想让秦恒之尝尝家破人亡的痛楚,可她却下不手。现在,她却还在担心,她死后,他将会何等的伤心。
秦恒之听后,抱着已经死去的那燕失声痛哭。两天两夜,他把自己关在小院里,不吃不喝。
怡宁派人将赵臻请来。但赵臻来了后没有去开导秦恒之,只陪着秦岱玩耍。第三天,秦恒之从小院出来,见赵臻与秦岱玩得正起劲。秦恒之微微一笑,释然了。
“接下有什么打算?”赵臻问他。
“父亲与我说了,他想辞官归隐。我也厌倦了平京的纷争,所以,我想带着家人回域外生活。”秦恒之与赵臻的母亲都是域外部族的女子。只因当年贤王行军路过当地,姐姐看上了贤王。之后妹妹陪同去了平京,认识了丧妻不久的秦佑,便成了秦恒之的母亲。
“既如此,我们两家一同走吧。”赵臻深深地道:“平京不太平——”
现在的贤王府虽然已不是昔日的贤王府,但由贤王提携的部将众多,他们要么在平京任要职,要么在外手握一方重兵。在这皇储争夺之际,不仅会让皇子们坐卧不安,皇帝也会忌惮。越是这种危险时刻,贤王府就越危险。
次日,秦佑,秦恒之,赵臻一同进宫,皇帝应允。
五日后,秦恒之与赵臻带着家眷,一同出了平京。我想要与他们一同前往,但秦恒之并不赞成。他叫我好好经营商行,好好照顾付纤纤,好好跟着付千千学医。四年后他就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