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傍晚时分有种令人说不清的静。不是安宁,也不是死寂,像是一口用不锈钢制成的老旧暖水瓶,里面盛着不再沸腾的水。
与施衍云的交集被时间褪色成一道极浅的痕迹。
曾加喻拎着帆布包走进病房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病房是单人间,曾佳秀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得几乎和枕头的颜色一样。她以前嫉妒曾加喻的肤色,常常抱怨为什么妹妹白自己黑,现在破案了,因为她老在外面跑,曾加喻宅。
曾加喻坐下来,尝试捏了捏曾佳秀的手。曾经的硬茧逐渐变得柔软,但没什么温度。
输液袋在头顶静静滴着,液体进入曾佳秀手臂的皮肤下。
曾加喻记得她们姐妹俩的感情一开始是很一般的,不像别家姐妹兄弟那么亲密。印象最深的是姐姐经常被父亲打骂,这种打骂有时候会反施到自己身上。
一开始她还小,被姐姐打了也不会告状,只默默哭。后来大一点,就会和院子里的小孩一起对曾佳秀吐口水了。
但是。
她是第一个告诉她“你不是奇怪,是聪明”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她拆收音机的时候,不骂她“浪费”,而是站在一旁递螺丝刀的人。
她仿佛看见曾佳秀笑了笑,说不清是苦是暖:“你真像小时候那个拆坏钟表还要装回去的你。明明知道时间已经碎了。”
曾加喻盯着输液管,里面的液体一点点滴进管道里,如同旧时光一点点滴进她的回忆。
“你这家伙,要给我更多的线索才可以啊。”
***
计算机系无非几大核心课程:体系、网络、操统、编译。A大计算机大一以学院的公共课和基础课为主,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机概论等等。
在仔细研读培养计划后,曾加喻对大学四年有了初步规划。
军训结束后不久便浩浩汤汤切换为上课模式。第一节专业课颇为引人入胜,老师将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做了些有趣的综述。
文化课曾加喻暂且不虚,让她有些发怵的是体育。
A大体育要求严格,从大一到大三,首先每学期要考女子1500米男子3000米,其次每个夏季学期要考游泳。
第一节体育课体测结束,嗓子眼在冒火,韦研递过来一瓶水。
曾加喻喘着气:“现在……给我一瓶乙醇,我,当场表演一场喷火。”
王婕妤表示她那个后悔啊,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当初不要报A大了,凭她的成绩去哪不是香饽饽,何苦来遭这份罪。
对了,A大最遭罪的地方在于,每个工作日都要跑步打卡。学校在多个操场上设置多个打卡机,每跑几百米要刷卡报到一次。
大一大二强制要求参与跑步打卡。
别人的约会地点:游乐园、电影院、沙滩。
A大学生的约会地点:食堂、图书馆、操场。
曾加喻感慨:“难怪说A大情侣容易从校服走到婚纱,这可是实打实的长征情谊。”
韦研:“你别惹我笑。”
曾加喻:“韦研同志,你跑外圈,别挤我。”
和陈之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曾加喻面红耳赤、筋疲力尽围绕操场跑第五个圈的时候。
天空意外蓝得那么澄澈。陈之祺穿着棒球服,整个人干净帅气挺拔,和几个男生有说有笑,从曾加喻斜前方走过。
曾加喻脚底一个趔趄。
身旁王婕妤跑得更吃力,好不容易赶上曾加喻,男生已经走远了,对着背影吹声口哨,闷骚地说:“我校男生质量还是可以的。”
“那位是建筑系大三的系草陈之祺。”
身上的汗意都快消散了,曾加喻晃晃头。
***
曾加喻开始经常去主馆的建筑书籍区域,把建筑系公共区域的每一层楼走遍。
每天傍晚拿一本书,选一个能看见不远处球场的位置,坐在长椅上静静的看一个小时。
第一天是一条碎花长裙,长发没有及腰。
第二天穿的能显出曾加喻腿长的牛仔短裤,随意穿双人字拖。
第三天扎马尾,上面别了个很可爱的小兔子。
第四天没有去,因为感冒。吃药后一夜迷糊,做了许多光怪陆离的梦。
醒来只记得零碎的一个片段,是一年夏天,她和宁源坐在宁爷爷的书店里,宁源看书没什么耐心,在她面前翻跟斗。天很热,曾加喻拿手扇风,宁源见了,举起宁爷爷的蒲扇为她扇凉。扇了很久,直到她看完手头的书。
曾加喻望着蓝色蚊帐。
她需要再见见陈之祺,因为她发现她是这样的思念宁源。
***
小学时候,曾加喻家楼下有一家二手书店,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被使用过的书,品相好的等不了多久会被周边的学生买走。
曾加喻到六年级就把整个书店的书囫囵吞枣看了一遍,跟宁源说起苏格拉底如何定义正义,宁源只能张着嘴巴,像傻子一样痴痴看她。
宁源的爷爷是曾加喻父亲的老厂长,在他出事前宁爷爷已经退休了,开了这家二手书店。
曾加喻和宁源,就是传说中的青梅竹马。
有一回,宁爷爷打算卖掉一台旧电视机。等着收废品的人上门前,曾加喻和宁源三两下拆了这台电视机,把里面的电路板全都取了出来。
宁爷爷从市里回来,带给曾加喻一本厚重的书。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方块字排得整齐,写着:现代物理学概论。
“你喜欢拆电器,应该也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宁爷爷笑着说,“这本书能让你更理解这些机器的运作。”
曾加喻拿过书,摸了摸封面,翻开第一页,字里行间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原理让她摸不着头脑。她停下来,心里有些失落。这些公式看起来太复杂,她不理解。
可是时间还长着呢!
读书对她来说这样轻松,曾加喻开始帮母亲做一些私活。
每天放学后去钟阿姨家的理发店打扫卫生,每个周六的早上将临近河堤的垃圾捡干净……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曾加喻小时候就是这么懂事,懂事到让宁源心疼。
宁源一直都很心疼曾加喻,虽然在她侃侃而谈什么是正义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感觉到他们之间渐行渐远了。
六年级的暑假,一个穿着破旧的道士来书店化缘。
曾加喻在看书,宁源在她旁边捣乱。道士喝几口水,和宁爷爷聊天。
他看了看两个小孩,往常古井无波的脸上显出一丝触动,招手:“孩子,来,我给你们看看。”
宁爷爷笑着招呼两个小娃娃过来。
道士先看的曾加喻:“这孩子是富贵命,只可惜慧极必伤,生命线短。”
宁源虽然小,却也懂“生命”和“短”的意思,当即吓哭了,求爷爷一定要帮曾加喻延长生命。
曾加喻早就通过一本破旧的算命书看过自己手相,此时十分冷静。
最后宁爷爷用他珍藏的70年无删减《金瓶梅》换来给曾加喻改命的机会。
宁源的命运如何,那道士没说。
只不过,那之后不久,二手书店关了,宁源转校了。
好在二手书店的书她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
因为韦研的高调——至少大家都这样认为,校园BBS上很快飘满关于她的帖子。曾加喻屈居第二。并且二人被隆重提名在《20××级校花评点名单》上。
曾加喻黑线。
“小灵通”王婕妤是这样解释的:
请回答3个问题,
——BBS靠哪个系维护?
——哪个系最在意BBS的日活量,以获得更多经费?
——哪个系在校花评点上年年被文科压一头,今年有望扬眉吐气?
曾加喻:“所以是时代的召唤?”
王婕妤:“嗯,版主黑箱操作,也算吧?”
廖静默默晾衣服。
王婕妤追着韩剧,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不看好陈之祺。”
“什么?”
“这不是最近听几个建筑系的朋友聊天,说陈之祺过得挺,怎么说,清苦。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只能玩玩。”
懂了,清贫系草陈之祺。不过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你想多了……”曾加喻说。
“你看看操场惊鸿一瞥后你那失魂落魄的样儿!小样,你那点心思还想瞒过我。”
啊,可不就是,惊鸿一瞥。曾加喻沉默地敲起了键盘。
“有点冷,我把空调关一会儿啊。”王婕妤摁了遥控。
这阵子温度下降,开了嫌冷,不开微热。韦研习惯室温20度,回寝室会开空调。
只她们三人在的时候,都是不开空调的。
廖静固定在5:30起床,洗漱出门;韦研固定在5:45起床,简单洗漱后去最近的操场上跑步。不论上午有没有课,她们都非常自律。
韦研并非大众想象中的草包富二代,前段时间寝室几只还一块儿去听了她打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技术是否中立”。韦研所在为反方,其中有几句话让曾加喻耿耿于怀。
“技术不是中立的,哪怕是光学镜头,也有人决定它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
“卫星并不是为了看世界,而是为了让某些人决定世界被怎么看。”
“要有‘看见的权力’‘选择的权力’,就必须自己掌握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