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泓昼带着孩子们到了坤宁宫,众人行礼后泓昼道:“琅嬅,我有意让永瑚他们都出去历练一番,你觉得如何?”
琅嬅瞥了几人一眼:“永瑚是储君,征讨准噶尔自是责无旁贷,几个阿哥身为大清的皇子,享天下之养,为大清出征准噶尔也在情理之中,皇子伴读随行也有先例。”
璟玥三姐妹听后眼睛亮亮的,与公主伴读起身:“皇额娘/皇后娘娘,儿臣/臣女也愿前往,请皇额娘/皇后娘娘准允。”
琅嬅看着女孩子们叹了口气:“我且问你们四个问题,若答得上便允。”
众人相视一眼:“悉听皇额娘/皇后娘娘教诲。”
琅嬅开口:“第一个问题,你们此番出征是否自愿?”
几人坚定的回答:“是。”
琅嬅又问:“第二个问题,行军打仗与校场所练骑射武功不同,异常凶险不说,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更是家常便饭,长此以往你们的皮肤便会变粗糙,负伤更是在所难免,受伤的部位可能不限于能用衣服遮盖的地方,如圣祖之子恒温亲王毁容亦非无可能。你们可还愿意上战场?”
几人目光鉴定:“愿。”
琅嬅点点头,继续开口:“第三个问题,女子相较男子而言,最大的弊端便是每月的月事。女子之气力本就弱于男子,更遑论在月事之时,身体虚弱,有的与平时无异,有的却连起身都困难。但战场上刀剑无眼,衣食住行与京城可谓是天差地别,届时因种种原因导致日后难以孕育子嗣或者不能生养,你们可有怨?”
几人斩钉截铁的回答:“无怨无悔。”
琅嬅沉默片刻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的阿玛额娘可曾知晓准允?”
宝珠上前一步跪在琅嬅面前坚定的开口:“皇后娘娘,在乾清宫时我等便已写信告知家中,宝珠身为公主伴读、储君侧妃,追随公主与太子乃义不容辞。”
剩下的人也跪下:“请皇后娘娘准允。”
琅嬅叹了口气:“罢了,你们既已写信告知家中那便是下了必去的决心,与其现在拦着,你们也会偷跑,倒不如让你们随大军出征。都起来吧。”
伴读们欣喜的起身:“谢皇后娘娘。”
璟瑟扯了扯琅嬅的袖子:“皇额娘,懿旨。”
琅嬅疑惑的看向璟瑟:“出征一事有圣旨即可,要懿旨做什么?”
璟瑟看了眼泓昼:“皇阿玛说女眷归皇额娘管,我们若想走得皇额娘同意,下懿旨才行。”
琅嬅冷笑:“我说呢,你们都决定好的事儿了还来问我,原来是打的这算盘。玳瑁,拟旨,嬿婉,取凤印。”
半个时辰后,三道允公主伴读随军出征的懿旨便发往了钮祜禄氏、纳兰氏、伊拉里氏,锦琴是琅嬅的侄女,不需要这些,而赵氏没爹、没娘、一母同胞的兄长也是伴读,就是下旨也没地传。
懿旨出了坤宁宫后琅嬅便问:“皇上打算派哪些大臣随皇子公主出征?”
泓昼摸了摸鼻子:“孩子们都还小,得派放心的才行,孩子们的姨父与舅父便是最好的选择,广成和傅清跟着永瑚,傅宁和傅文跟着璟玥,傅宽和傅新跟着璟瑶,傅玉和傅谦跟着永琏,傅恒、萨喇善跟着璟瑟,允祹和释迦保年迈,便只由其子前往,另外明兴和明亮一直和大家混在一起,也带着他们两个去玩一玩。”
琅嬅的心像是坠入冰窟窿里,身子止不住的颤抖,半晌才扯出一抹笑温柔的对孩子们道:“明日便要出征了,你们回去收拾些换洗的衣物,用了膳便早些歇息。”
孩子们也察觉到了不对乖乖的行礼退了出去。
待孩子们走远后琅嬅面色阴沉的看向泓昼,声音冰冷:“玩儿?皇上觉得他们上战场是玩儿?臣妾的兄弟为大清浴血奋战、在所不辞。但皇上可有想过,如此一来臣妾这一支的富察氏便只剩下女眷和几个尚在腹中的胎儿了?此战若有不测,臣妾的兄弟子侄便为国捐躯,也算是光宗耀祖。若是臣妾的兄弟子侄皆得胜归来,那富察氏便如日中天,再加上臣妾这个皇后、永瑚这个储君,那便是烈火烹油。皇上和永瑚焉能容得下?即便你们父子容得下,那些朝臣们容得下吗?不管他们安分与否都会被忌惮,若是被居心叵测之人揪了错出来,皇上是要让他们走隆科多和年羹尧的路子吗?臣妾的兄弟子侄与臣妾血脉相连,臣妾的孩子是臣妾十月怀胎,拼了半条命才生下来的。也罢,终究不是与皇上兄弟,不是皇上十月怀胎所生的,皇上自然不会心疼。”
泓昼有些着急:“不是,我不是,你听我说,这事儿……”
不等泓昼再说什么琅嬅便起身:“皇上,臣妾乏了,不能侍奉皇上,还请皇上移步别宫。”说完便转身进了内室。
泓昼正欲追上琅嬅解释之时便被砰的一声拦在了外面。
泓昼无奈只得离开坤宁宫去找与琅嬅关系最好的晞月,不想连承乾宫的宫门都没进便被晞月的陪嫁星璇拦住:“奴婢给皇上请安。皇上,贵妃娘娘寒征复发,才吃了药睡下。”
泓昼点点头:“叫贵妃好生休息,朕改日再来看她。”
“恭送皇上。”
泓昼又转身去了钟粹宫,门倒是进了,只不过侍奉纯妃的顺心上了茶后道:“皇上,纯妃娘娘得知阿哥、公主将要随军出征,现下在小佛堂里礼佛,怕是一时半会不能侍奉皇上。”
泓昼笑了笑:“不必打扰纯妃,朕用了茶就走。”
从钟粹宫出来后又到了翊坤宫,洒扫的小太监忙上前:“皇上,嘉贵妃娘娘去乾西五所为阿哥、公主们准备行囊去了,现下不在宫中,可要奴才去请嘉贵妃娘娘?”
泓昼尴尬的笑了笑:“朕无事,朕就随意走走。”
出了翊坤宫泓昼又到了永寿宫,环心上前:“皇上,仪妃娘娘近日偶感风寒,怕是不能接驾。”
泓昼叹了口气:“叫仪妃好生养病吧。”
泓昼回了乾清宫后越想越委屈,这分明就是永瑚和璟玥那两个小兔崽子的主意,现在全成了他的不是。
生了半天闷气后泓昼下旨命皇太子永瑚率领正黄旗大营,固伦和昭公主率领镶黄旗大营,端亲王永琏率正红旗大营,固伦和敬公主率领镶红旗出征准噶尔。
在清朝之前的宫女皆选自民间穷苦人家,往往在幼年便入宫侍奉,而清朝的宫女多选自上三旗包衣,十二、三岁入宫侍奉,不少女子家中的父兄都有官职在身,正因这个限制清朝的宫女是历朝历代中人数最少的。
顺治初年又指定了内庭宫女之数不得超过五百,康熙在位期间宫中宫女和太监的总人数也不足五百人,其中宫女仅有一百三十余人。
而今后宫不过一后四妃,六个阿哥三个公主,妃嫔皇嗣远不及康、雍两朝,皇子皇女六岁后乳母和保姆便要离宫换成宫女和太监,而今乾清宫有宫女四、太监二十,坤宁宫有宫女十二、太监十二,承乾宫有宫女十、太监八,翊坤宫有宫女十、太监八,钟粹宫有宫女八、太监六,永寿宫有宫女八、太监六,重华宫有宫女四、太监十八,西头所有宫女三十、太监二十一,西二所有宫女五、太监三,西四所有宫女十二、太监三十六,西五所有宫女八、太监二十六,宁寿宫有宫女十六、太监三,御花园有太监七人,整个内庭侍奉之人也不到三百人。(康熙有后妃八十五、皇子三十五、皇女二十、内庭宫女一百三十余人。乾隆有后妃四十三、皇子十七、皇女十、内庭宫女及乳母不足二百人。道光有妃嫔二十一、皇子九、皇女十、内庭宫女二十二。咸丰有妃嫔十八、皇子二、皇女一、内庭宫女五十二。同治有妃嫔五、皇嗣无、内庭宫女二十六。)
几个孩子是随军不是充军,琅嬅便让六个阿哥各带两个太监、三个公主带各带两个宫女、公主伴读各带一个女子随侍。公主与阿哥不同,阿哥若是受伤可让兄弟、将士上药,但男女有别,带着宫女一是侍奉,二是若是有个受伤也可让宫女上药。
孩子们一走整个紫禁城就变得冷冷清清的,琅嬅忧心孩子们连牌也不打了、棋也不下了,泓昼便命人将琅嬅的姐姐、嫂子、弟妹、侄女轮流接入宫陪伴,又将庄亲王允禄第九女和諴亲王允祕第二女接入宫陪伴琅嬅。
庄九格格出生于雍正十二年,与明兴同年所出,只稍长近四个半月,比明亮年长两岁。諴二格格出生于雍正十三年,比明兴小九个月,比明亮年长一岁。
庄亲王如今有十子九女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出的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弘昚、二格格,李格格所出的四阿哥弘皓,富察格格所出的三格格,朱格格所出的七阿哥皆未满三岁便夭折。嫡福晋郭络罗氏所出的大格格和硕端柔公主和四格格嫁去了科尔沁,大王格格所出的五格格嫁给了鄂尔泰的儿子。而今庄亲王府只有李格格所出的三十岁的二阿哥弘普、二十四岁的六阿哥弘明,薛格格所出的十六岁的六格格、十三岁的七格格,小王格格所出的十岁的八格格、九岁的九格格、六岁的八阿哥弘曧、四岁的九阿哥弘暖,胡格格所出的六个月的十阿哥弘晨。
諴亲王如今有一子四女,嫡福晋乌雅氏所出的大格格早夭。如今諴亲王府上有嫡福晋乌雅氏所出的八岁的二格格、六岁的三格格、三岁大阿哥弘畅、十个月的五格格、钮祜禄格格所出的五岁的四格格,而今諴亲王福晋又有了四个月的身孕。
想来入宫前諴亲王福晋和小王格格都再三叮嘱过,如今大清正同准噶尔打仗,皇后的儿女、兄弟、侄子、侄女都上了前线,富察家的男儿大多已成年可封爵、授官职,唯有跟在太子身边的明兴和明亮不足十岁,而富察氏已经出了一个中宫皇后、一个储君、一个铁帽子郡王福晋、一个和硕公主额驸。此战若是胜了,那她们这两个养在皇后身边的格格就会被赐婚给皇后的两个侄子明兴和明亮施恩富察氏。此战若是败了,那少不得要和亲,昔年圣祖将最宠爱的蓝齐公主和亲,先帝又将最小的妹妹朝瑰公主和亲,还将不满十岁的婉淑长公主许嫁,而她们是亲王之女,上不比公主,下高于其它宗室女,是最合适的人选。即便躲过了这次,但大清的公主格格都嫁去蒙古各部,她们也难逃远嫁蒙古的命运。为着日后不嫁去蒙古或是嫁到一个富庶的部落,两个不足十岁的女孩竭尽全力的讨好琅嬅。
自那日之后泓昼便再未踏入后宫,只遣小厦子给坤宁宫送来一封封捷报和孩子们报喜的信件,再由琅嬅转述给四妃喜讯。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小厦子满脸喜色的来了坤宁宫,递上一份奏折:“奴才给皇后娘娘报喜,皇后娘娘大喜,准噶尔打下来了!”
“这么快!”琅嬅惊呼出声,殿内众人也惊呼出声。
也不怪众人惊讶,大清与准噶尔交战已长达五十四年之久,五十四年,准噶尔的可汗经历了噶尔丹、阿密达、英格、摩格、达瓦齐,大清的皇帝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正三朝,昔年圣祖皇帝也曾御驾亲征,然而却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可如今一群未满十八岁的孩子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打拿了一直以来都极为难缠的准噶尔,实在是让人惊讶。究竟是大清的皇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准噶尔的可汗一代不如一代。
小厦子解释:“这是阿哥、公主们英勇、聪慧。二公主命人将烈酒掺着蒙汗药和软筋散倒入准噶尔人吃水的上游,这样这样准噶尔大军吃饭、喝水、洗漱都会接触到,当天晚上准噶尔大多人都被放倒了,达瓦齐更是烂醉如泥。三公主带着明二爷和明三爷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入准噶尔大营,取了达瓦齐的首级。待次日黄昏众人酒醒后才发现达瓦齐。准噶尔怒上心头想为达瓦齐报仇,却不想连菜刀都拿不起来,更别提武器了。一时间准噶尔人心惶惶,而二公主又让人在上游下了大量的巴豆和泻药,次日待软筋散药效下时泻药和巴豆的药效又上来了,待两军交战之时准噶尔大军和战马都一泻千里,比当年罪人柔荑还要壮观,双重药效之下准噶尔已然身心俱疲,人心涣散。大公主又拿着大喇叭对准噶尔女子劝降,若是投降保证不杀老弱妇孺与投降者。准噶尔的女子奋起反抗,一起取了准噶尔所有贵族的首级投降,如今准噶尔贵族尽诛,只剩下老弱妇孺、投诚之人、拒不投降之人,太子殿下将人都关押起来等皇上和皇后娘娘发话。”
琅嬅点点头:“皇上是什么意思?”
小厦子道:“皇上说大公主既然许诺投降者不杀那便不杀老弱妇孺与投降之人,将人发配披甲人为奴,拒不投降之人则按草原上的规矩以车轮论生死。”
琅嬅便问:“后续处理的事是谁负责的?”
小厦子想了想:“好像是兆惠大人和两位蒙、汉大人。”
那便不妥了,兆惠这老小子会给人杀成个地名的!
琅嬅摇了摇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