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郭子义率五万兵马从河北来到灵武,新朝廷终于有了一支像样的军队。
李霄也终于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郭先生。这一年,郭子义59岁,却一身英朗,仿佛宝剑刚刚出鞘,通体光芒,大放异彩。
炎热的烈日下,素宗不辞劳苦检阅六军,宰相房官也想像郭子义一样发光发热,主动请缨:“皇上,臣请求率领精兵一万,讨伐逆贼!”
“好!朕等你的好消息。”素宗批准了房的请求,哪怕这一万兵马已经是他的箱底货了。
不过很遗憾,房伯不是郭子义,军队刚到陈涛就被团灭了。素宗的那点家底,就这样快被打没了。新朝廷更加风雨飘摇了。
八月,黄河水边,一场大雨过后,天气却更加闷热了。皇子们已经从各地来到灵武,郭先生和昔日的学子们在河边相对而立。
没有久别重逢的温情叙旧,郭先生却提出了一个火烧眉毛的严峻考题:“如今,朝廷兵马羸弱,且骑兵严重不足,你们可有好办法?”
黄河水飞涨,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哗哗哗的声响。可大家却一片沉默。难题无人可解。李霄抓破脑袋,也没有想到好答案。
第二天,朝堂之上,郭子义慷慨陈词:“房官的失败,教训极大。臣以为要收复两京,必先夺潼关,攻入陕州,截断叛军的后路,然后才能直取长安。”
“甚是,”唐素宗同意,但是,他问出了一个难题:“只是,如今朝廷兵马羸弱,且严重不足,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和昨天郭子义问皇子们的问题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这次,郭子义终于说出了答案:“唐军陈平日久,战力太弱;且叛军骑兵太强,我方骑兵已损失殆尽,单靠步兵非常被动。若要有十足的把握,我方需外借精锐骑兵补充军力。”
素宗愕然:“借兵?向谁借兵?吐蕃侵扰我们还来不及,哪里会借兵给我们?”
郭子义说:“皇上,不是吐蕃,是回纥。我们可向回纥借兵。大唐曾经对回纥有恩,怀恩可汗也是太上皇所封,皇上只需要再加以利诱,回纥应该会同意的。”
素宗只好点头:“嗯,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只是怀恩可汗已经去世,不知道他的儿子葛力可汗是否还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