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问题的解决,顾然的团队进入模型优化和初步验证阶段。王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最新的数据分析显示,我们的药物在部分高危患者群体中的疗效指标比预期更好。”
顾然仔细查看数据,发现特定人群的用药效果确实更稳定。他立即向程向阳汇报了这一发现。
程向阳听完,沉思片刻:“如果这个趋势能够得到进一步验证,可能会成为我们产品的一个独特优势。”
“我们需要做更细致的分组分析,看看是否有更明确的生物学机制支撑。”顾然提议。
程向阳点头:“医学研究从来都不是单一维度的,我们要从多角度挖掘数据价值。”
周末,顾然再次约了苏静。
“你的研究进入新阶段了?”苏静看着顾然眼里的光亮,一下子就猜到了。
顾然点头:“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数据趋势,可能会对项目有很大的帮助。”
苏静笑着倒了一杯热茶,轻声道:“那你们有考虑为什么这种趋势会出现在特定人群中吗?”
顾然一怔,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是说,除了药物本身,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疗效?”
“比如饮食、生活习惯,甚至心理状态。”苏静微微一笑,“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身体状况和药效是相互影响的。西医的研究方式能不能也考虑一下这些因素?”
顾然若有所思地点头:“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患者背景数据,看看是否存在其他关键影响因素。”
两人坐在茶馆里,窗外的夜色温柔而静谧。
苏静轻轻搅动着茶杯,忽然抬头看着顾然:“你有没有发现,你最近思考问题的角度变了?”
顾然挑眉:“怎么说?”
“以前你总是专注于精准的数据和实验逻辑,但现在,你开始思考研究背后的真实世界因素。”
顾然轻笑:“可能是被你影响了吧。”
苏静微微一愣,随即轻声笑了:“那,我算不算你的半个导师?”
顾然看着她,目光里带着几分认真:“可能不止。”
苏静的笑意微微一滞,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情绪。
夜色下,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又近了一些。